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神舟二十號3名航天員,陳冬、陳中瑞及王杰經過長時間訓練,培養出高效的協作模式。他們背景不同,但任務目標一致。
在北京的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神舟二十號3名航天員陳冬、陳中瑞及王杰,進行飛行前最後一次模擬失重水槽出艙活動訓練。
46歲的陳冬曾執行神十一和神十四任務,大家對他並不陌生。今次時隔兩年再擔任指令長,即將第三次升空,他形容太空是老朋友。
神舟二十號指令長陳冬:「第三次飛行對我的要求就是要全面提升。神十四的時候我帶的是我同批的戰友,他們都有很長時間的地面訓練經驗。這一次帶的是三批的新同志,所以我覺得責任會更大,壓力也會更大。」
首次升空的陳中瑞曾是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飛行教官,他期望這次任務能一圓他的「武俠夢」。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中瑞:「小時候就喜歡機械類的東西,就想著以後要是能當兵、能駕駛飛機,這更刺激。這也是我的愛好所在,也比較喜歡看武俠小說,特別嚮往裡面的人物能夠飛簷走壁,也想借著這個機會,上太空這個失重環境,看看我是不是真的能飛簷走壁。」
同為八十後的王杰與陳中瑞經過長時間協同訓練,已成為心有靈犀的「最佳搭檔」。
35歲的王杰是今次乘組中唯一的航天飛行工程師,由後勤變為前線,他面對不少挑戰。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王杰:「我是做科研工作的,經常坐著,你會發現很多肌肉調動不起來,神經對它的控制已經弱了。這就是需要逐步適應,包括心肺功能、力量、柔韌性、耐力等等都需要練。」
三名航天員各有不同背景,但都認為團隊合作互補,步伐一致,期望順利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