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名官員在網絡反腐風下,被揭發擁有多套房產而下台。但多個城市相繼頒布新規定,以保護私隱為理由,收緊以姓名查詢名下房產的做法,受到官方媒體和網民猛烈抨擊。
內地從去年下半年起,陸續有官員被網民透過搜查房產紀錄,爆出以自己或者家人名義,擁有多個房產。好像陝西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前副行長龔愛愛,被揭有41套房產,及4張不同姓名的身分證,目前已被捕。
廣東陸豐市公安局、前副局長趙海濱,更被爆有192套房產,並持有2個不同姓名的身分證,已被立案調查。
當網絡反腐成為打擊貪官有力手段之際,福建漳州及江蘇鹽城等多個城市,相繼頒布新措施,收緊法例。除了查詢本人房屋信息和國家檢察等機關的協助查詢外,嚴禁「以人查房」,即是以人名來查詢他名下的房產信息,必須用明確的地址或房屋所有權證編號查詢。
深圳亦規定,即使是夫妻之間查詢彼此的房產信息,亦要提供關係證明。 鹽城當局解釋,這樣做是因為部分地區的個人住房信息,有不正常的查詢,令市民感到憂慮。
有網民批評新措施藉保護公民私隱之名,行保護貪官之實。
《人民日報》的評論指,官員房產具有公共屬性,公眾具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權,這麼快推出新規定,難免有心虛的嫌疑。
新華社的評論文章就指,保護公民私隱是有必要,但公開官員財產,更是當務之急,應該創造條件,讓人民監督官員房產,方法之一是信息公開。
究竟官員房產是否屬於私隱,有評論認為,要平息爭拗,打擊貪腐,應該推行官員財產申報制度。
在外國,一般都限於以房查人,以人查房的方式,就受到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