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官媒表示,有充足宏觀政策空間,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挑戰,保持經濟合理增長。大行則預期,中央將加快推出2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措施。
內地公布的最新貨幣金融數據,包括首季人民幣新增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均勝預期,反映融資需求有改善。
高盛相信,除受企業短期貸款帶動,政府發債速度亦較一般情況下快,反映上月信貸增長由政策推動,不過,高盛預期,美國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不利內地經濟增長速度,當局將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為未來數季的額外財政支持及信貸擴張鋪路。
人民銀行主管的內地《金融時報》引述專家指,當前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經歷深刻變化,不確定性影響加大,不過,內地宏觀政策仍有空間及餘力,因應形勢需要及外部影響作動態調整,加強逆周期調節,保持經濟合理增長,下階段將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需綜合施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信貸政策、銀行內部配套制度等,應加強協調配合,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及經濟質效提升。
報道又引述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指,中央提及擇機減息降準,部分暗示一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衝擊,人行或進一步減息降準,刺激經濟增長。
摩根士丹利則估計,中央不會即時推出新刺激政策,整體政策框架將維持被動,政策規模將取決於經濟增長表現、政策效果及關稅發展等,預期中央將加快於第2季推出2萬億元人民幣刺激措施,下半年規模則會再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