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美對香港和中國小額包裹徵稅 料影響電商生意

美對香港和中國小額包裹徵稅 料影響電商生意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美對香港和中國小額包裹徵稅 料影響電商生意

【Now新聞台】美國向多國加徵關稅,其中徵收中國的關稅高達54%。立法會議員陳祖恒指,廠商不能奢望可再接到美國的大單,但呼籲不要自亂陣腳。

美國的關稅戰涵蓋柬埔寨、泰國和越南等香港和內地廠商設廠的熱門地。本身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的立法會議員陳祖恒指,業界對加稅感到無奈,不過可再觀望多一兩個星期有否新措施,又提醒廠商不能奢望可再接到美國的大單,要考慮將產業升級轉型。

立法會議員(紡織及製衣界)陳祖恒:「最後結果是消費者『埋單』,因為是每個國家都徵收(關稅),但這些是低增值生產,美國不能做低增值生產,高增值生產就有機會,整個情況是美國沒有路走,所以行家不要亂陣腳、站穩,若逼不得已就一起加價。我們應該由製造轉成工業鏈管理,做設計、品牌,另一端做物料,新材料、新物料,這兩方面應該是我們要主要推動,政府在不同層面都有幫助我們,行家真的要面對大改變。」

同時,業界也要開拓新市場。

中華廠商聯合會前會長史立德:「我們未來也要想想第二市場,甚至中東、東盟或蘇聯(俄羅斯)市場,或內銷市場,整體未來不能單靠美國市場。以前大家都做出口去美國或歐洲,未來也要深思一下是否要考慮雞蛋不能放在一籃子。」

特朗普政府亦取消香港和中國小額包裹免稅待遇,日後每件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包裹,可能要付25美金關稅,而香港郵政不會代收關稅。

付貨人協會主席林宣武指,電商不能再靠快和便宜取勝,業界要思考如何應對,否則會進一步影響電商生意。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