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在阿塞拜疆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就氣候融資金額加時進行談判,一度陷入僵局,有小島國代表離場抗議,發達國家之後提出新妥協方案,同意將向受氣候影響最嚴重國家提供的資金增至每年3000億美元,方案最終獲得通過。
為期十二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有二百多個國家參與,氣候融資是焦點議題。
峰會原定在周五閉幕,但由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融資金額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談判陷入僵局,大會宣布延長會議加時談判。
大會原本提出的草案建議發達國家在2035年前,每年向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發展中國家提供2500億美元資金,不過發展中國家認為金額太少。有報道指,發展中國家要求將金額增至每年5000億美元。
小島國家聯盟主席舒斯特批評建議金額對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島國不公平,他更一度離場以示抗議。
發達國家其後提出新的妥協方案,同意將提供的金額增至每年3000億美元,峰會主席兼阿塞拜疆生態與天然資源部長巴巴耶夫,於當地周日凌晨3時左右宣布方案獲通過。
另外加時談判期間,大會亦就碳排放交易達成框架協議。這項被稱為「第六條」的協議,涵蓋國家之間直接碳權交易及聯合國支持建立的獨立碳市場。根據協議,富裕國家可以向發展中國家購買「碳信用額度」、即排放定量溫室氣體的許可額度,以彌補自身排減不足。
不過有專家憂慮若缺乏監管,有關框架協議可能會被利用,掩飾未能做到真正減少排放目標,削弱全球減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