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次罕有高調宣布,成功試驗陸基中段反導彈攔截技術,引起外界關注。
分析指,正值中國和日本因釣魚島爭議對峙,加上美國在亞太區的戰略部署,以及北韓威脅再核試的敏感時刻,中國軍方接連公布新成就,目的是向潛在對手顯示實力。
分析又指,中段反導成功,意義重大,能大大提升保衛本土能力,並制衡其他國家的導彈攔截技術。中國打造中段反導能力的戰略意義,絕不亞於「兩彈一星」工程,即首個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的工程。
軍事專家預期,中國下一步,必然會發展自己的導彈預警衛星,才可以將中段反導彈攔截技術,投入實戰部署。
一個完整的反導系統,根據導彈飛行的不同階段,應該包括源頭打擊能力,和導彈發射後,上升段、中段及末段攔截三部分。目前各國的反導系統,多屬於末段攔截,例如美國的愛國者,俄羅斯的S400。所謂末段,即是導彈進入最後俯衝階段,將要落入攔截方上空,這時導彈超音速七至八倍,捕捉困難,即使攔截成功,彈頭都會跌落攔截方的領土上。
至於上升段,即係導彈剛剛發射的時候,這時導彈速度較慢,表面上較容易攔截,擊落後亦會跌落敵方領土。但這階段和源頭攔截一樣,需要在導彈點火後立即發現,並要深入敵方發動攻擊,而且難以判斷導彈的目標,因此有政治及外交風險。
美國的YAL 1激光反導飛機,目標是上升段攔截,聲稱能從1500至2000公里外,用高能激光引爆導彈,但技術研發多年,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