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端午糭子五花八門 大熊貓也吃「糭」

端午糭子五花八門 大熊貓也吃「糭」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端午糭子五花八門 大熊貓也吃「糭」

【Now新聞台】糭子是端午節主要應節食品,全國各地、由古至今有許多不同種類的糭子。

古代人如何包糭子?在河南省城陽城遺址發現的黑色圓形包裹,也許能給答案。

這些出自戰國中期楚國貴族古墓、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包裹,直徑約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由槲葉層層包裹,用麻繩或莖稈捆紮,專家推斷可能是至今發現最古老的糭子,被稱為「中華第一糭」,裡面包著沒有脫殼、沒有煮過的黍或稻殼。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與寄生物考古實驗室主任藍萬里:「我們測算了一下,大概能裝到200克左右的糧食,剛好是一個成年人的飯量。」

這種用槲葉包裹的糭子,至今仍是河南西部一帶的特產。

現代的糭子餡料大致可分為兩派——「南鹹北甜」。香港人最常吃的廣東糭,會包裹五花腩和鹹蛋黃等,而北京糭的餡料以甜食為主,例如紅棗和豆沙。

至於糭子的形狀就是五花八門,金字塔形、長糭、錐形的牛角糭等。而在廣西賀州,有形狀似龍舟的黃茅糭。

廣西仙回瑤族鄉古盤村村民黃慶弘:「用黃茅葉包裹的糭子,不僅香氣撲鼻,而且能夠保持糭子的原汁原味。」

除了糭子之外,端午時期一些地方還有獨特的飲食習俗。在甘肅蘭州市,當地人會製作清涼酸甜的「甜醅子」,作為炎夏中的開胃小吃。湖北建始縣就習慣食艾葉蛋,寓意祛風和祈福。

湖北建始縣村民歐陽緒英:「艾葉雞蛋煮好後,就先喝艾葉水,再就滾艾葉蛋,就是滾額頭、手心、腳心、肚臍,身上滾一滾就身體健康。」

人要過節,國寶大熊貓也一樣。在廣州一個主題樂園,遊客可以參與用蘿蔔、蘋果等水果做餡料,為大熊貓包糭子,與製作「龍舟」,讓「為食貓」慢慢享用。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