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內地近年推廣市集經濟,但有市民覺得市集商品同質化,影響購買意欲;亦有檔主指,近期生意較疫情前差,相信與經濟環境有關。
北京的商場不時都會在周末舉辦不同主題的市集。這個市集就集齊「過氣網絡流行用語」、自由創作區,以及約三十個賣手作和裝飾品等的攤位,吸引不少「文青」來找心頭好。
北京民眾趙小姐:「花四百多元買了兩份二零二四年日曆、畫、冰箱貼,覺得還蠻值得,幾十塊,大家思考創作的成果,價值沒辦法衡量的。」
也有人覺得市集同質化,逛得多未必想買。
北京民眾許小姐:「這兩年我也一直在逛不同的市集,很多牌子我感覺也是老牌子了、見過了。每一個(市集)的風格主題也不一樣,還是也有些許變化,但還是有同質化。」
北京民眾余小姐:「感覺沒有甚麼新意思,我感覺有點趨同,我更想看到更本地化,若是本地農產品市集,那我還蠻願意去看一看。」
有檔主特意從深圳北上擺市集,留意到市民疫後更「手緊」。
檔主江波:「大家整體對未來都會更加悲觀一點,比較有『口紅經濟』、比較願意買一些單價低些的產品。最近這幾次有小虧本,成本沒有收回來,之前這種情況比較少。」
這個市集的入場費是五十九元(人民幣) ,有檔主認為收費可能會對人流有影響,不過可確保客人對產品有興趣,以及更加願意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