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是北韓今年內,第二次發射長程火箭,是三級火箭技術,首次成功,專家認為平壤已經掌握,將小型核彈頭射到美國的技術。
南韓軍方初步分析,銀河三號的三級火箭,先後在預定地點分離,是南韓方面首次確認,北韓的三級火箭技術,取得成功。
北韓早在1998年,用白頭山運載火箭,發射第一個人造衛星光明星一號,北韓聲稱發射成功。但美國及南韓都認為,第三級火箭未能分離,衛星無進入軌道;到2009年的光明星二號,第三級火箭再出現問題,北韓依然宣稱發射成功。
至於今年四月的發射,北韓更罕有邀請外國傳媒採訪,但火箭升空短短八十秒就解體,相信是推進和導航系統出問題。
北韓對外宣稱這四次都是發射衛星,但國際社會一直認為,平壤趁機試射導彈;有專家認為,北韓的火箭技術絕對不差於南韓,更著重自行研發能力。
以南韓接連發射失敗的羅老號為例,只有第二級火箭是南韓研製,但北韓的銀河三號,三級火箭基本上都是自行研製。
北韓和伊朗兩國,在導彈技術關係密切,平壤早年輸出技術後,伊朗再從中國、俄羅斯,以及部分西方國家身上改進,再與北韓分享。有報道指,北韓上次發射失敗後,邀請伊朗的專家指導。
專家認為,北韓已經掌握火箭分離,和遠程運載核彈頭的能力;至於衛星成功進入太空的軌道,更象徵北韓在彈導導彈,最關鍵的重返大氣層技術,取得突破,等於北韓有能力將小型核彈頭,發射到美國西岸,對美國帶來更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