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穆爾西成功斡旋成大贏家

穆爾西成功斡旋成大贏家

以色列與哈馬斯終於答應停火,落力斡旋的埃及居功至偉,總統穆爾西成為今次以巴衝突的大贏家。

衝突爆發不久,穆爾西表面上對以色列採取強硬態度,即時譴責,又召回駐特拉維夫大使。但其實穆爾西一直無放棄外交斡旋,一方面派總理去加沙與哈馬斯商量,情報部門就繼續與以色列聯繫,又尋求土耳其、卡塔爾等國支持。

數日來,穆爾西與身在亞洲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足足談了六次電話,說服對方停火在望,國務卿希拉里亦有前往中東幫忙。

據助手透露,奧巴馬對穆爾西的務實及自信甚為讚賞,認為他是一個肯解決問題的人,相信未來在中東和平以至其他事務都能成為合作夥伴。

穆爾西上台之初,外界擔心他的伊斯蘭背景及可能受軍方制肘。但他今次表現了驚人的外交手腕,贏取以巴雙方、美國、以至阿拉伯世界的信任,一躍而成中東的主導力量,相信將來在國際舞台上會扮演更重要角色。

達致停火,對以色列及總理內塔尼亞胡來說亦是勝利。

在任七年的內塔尼亞胡,一月就面對大選。內塔尼亞胡一直民意高企,分析認為,加沙衝突對他選情影響不大。

不過,以軍這幾天殺死數名哈馬斯武裝指揮官,展示了新型鐵穹防禦系統,現在停火避免以軍更多死傷,有助鞏固利庫德集團的執政地位。

至於哈馬斯以能夠覆蓋特拉維夫及耶路撒冷的長程火箭展現力量,成為日後與以色列談判的籌碼,有望解除加沙的封鎖,贏取巴勒斯坦民心。

國際社會亦認為,哈馬斯更能代表巴勒斯坦人,哈馬斯的地位大大提升。

只有控制西岸法塔赫派系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在整件事中仿如局外人,成為唯一輸家。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