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第三部分如下:
(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持續抓緊抓好農業生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和擴大糧食播種面積,擴種大豆油料,優化生產結構佈局,提高單產和品質。完善糧食生產支援政策,穩定種糧農民補貼,合理確定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加大對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加強耕地保護,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完善水利設施,新建高標準農田4.56億畝。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加快種業、農機等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67%提高到73%。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強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始終不懈地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紮實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階段性任務,穩步推進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發展,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啟動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符合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從80%提高到87%,多年累計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深化供銷合作社、集體林權、農墾等改革。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為保障農民工及時拿到應得報酬,持續強化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出台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嚴厲打擊惡意拖欠行為。
(七)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高水平開放更有力促改革促發展。推動進出口穩中提質。加大出口退稅、信保、信貸等政策支援力度,企業出口退稅辦理時間壓縮至6個工作日以內。優化外匯服務。發展外貿新業態,新設15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發揮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作用。推進通關便利化,進口、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減67%和92%,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明顯下降。關稅總水準從9.8%降至7.4%。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推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進出口穩定增長有力支撐了經濟發展。
積極有效利用外資。出台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持續放寬外資市場准入,全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條數分別壓減51%、72%,製造業領域基本全面放開,金融等服務業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已設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各地創新方式加強外資促進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對接力度。一批外資大專案落地,我國持續成為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用,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實施一批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專案,對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額年均增長13.4%,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引導對外投資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境外風險防控。新簽和升級6個自貿協定,與自貿夥伴貨物進出口額佔比從26%提升至35%左右。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穩妥應對經貿摩擦,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八)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注重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和區域聯防聯控,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6.5%、上升4個百分點。基本消除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推進重要河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大土壤污染風險防控和修復力度,強化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全面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深入實施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森林覆蓋率、濕地保護率分別達到24%、50%以上,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淨減少10.6萬、3.8萬、3.3萬平方公里。人民群眾越來越多享受到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穩步推進節能降碳。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優化能源結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超過10.5億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由6.5億千瓦增至12億千瓦以上,清潔能源消費佔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全面加強資源節約工作,發展綠色產業和迴圈經濟,促進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研發應用。加強綠色發展金融支援。完善能耗考核方式。積极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中國貢獻。
(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促進教育公平和品質提升。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學生人均經費投入大幅增加。持續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推動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義務教育鞏固率由93.8%提高到95.5%。堅持義務教育由國家統一實施,引導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持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多萬學生。保障教師特別是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多管道增加幼兒園供給。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實現。職業教育適應性增強,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持續改善。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45.7%提高到59.6%,高校招生持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大幅提高經濟困難高校學生國家助學貸款額度。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接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不斷夯實發展的人才基礎。
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持續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水準,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450元提高到610元。將更多群眾急需藥品納入醫保報銷範圍。住院和門診費用實現跨省直接結算,惠及5700多萬人次。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降低費用負擔超過4000億元。設置13個國家醫學中心,布局建設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分級診療體系。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50元提高到84元。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組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穩步提升城鄉低保、優待撫恤、失業和工傷保障等標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在稅費、用房、水電氣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援。推進醫養結合。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援措施。完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準。加強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對遇困人員及時給予幫扶,年均臨時救助1100萬人次,堅決兜住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網。
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檔案等事業,加強智庫建設。紮實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加強和創新互聯網內容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支援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體育健兒勇創佳績,全民健身廣泛開展。
(十)推進政府依法履職和治理創新,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使經濟社會活動更好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堅持依法行政、大道為公,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有權不可任性,用權必受監督。推動完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50件,制定修訂行政法規180件次。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審計、統計監督。持續深化政務公開。開展國務院大督查。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作用。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完善基層治理,優化社區服務。支持社會組織、人道救助、社會工作、志願服務、公益慈善等健康發展。深入推進信訪積案化解。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嚴格食品藥品疫苗監管。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改革和加強應急管理,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好洪澇乾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防禦和氣象服務。深入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持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嚴懲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
五年來,各級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三公」經費大幅壓減。嚴厲懲處違規建設樓堂館所和偷稅逃稅等行為。加強廉潔政府建設。政府工作人員自覺接受法律監督、監察監督和人民監督。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沒有捷徑,實幹為要。五年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事不畏難、行不避艱,要求以實幹踐行承諾,凝心聚力抓發展;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仔細傾聽群眾呼聲,深入了解群眾冷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堅決反對空談浮誇、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甚至盲目蠻幹;以改革的辦法、鍥而不捨的精神解難題、啟動力,激勵敢於擔當,對庸政懶政者問責。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進而匯聚起推動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