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全球第一艘智能型無人系統科考母船「珠海雲」正式交付使用,它能搭載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但有美國傳媒認為它能夠轉作軍事用途。
「珠海雲」星期四上午,圓滿完成第一次專業海試的各項目標任務,包括自主航行性能以及無人艇的收放步驟等。它在第一次連續12個小時自主航行實現避障,規劃路徑等效果非常好,完全達到原來的設計指標,獲頒首張智能船舶證書。
「珠海雲」由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主持製造,去年五月下旬下水,短短半年完成建造、海試,現在泊入母港珠海高欄港三一海工碼頭正式交付使用。
它船身長88.5米、排水量約2100噸、船後面的甲板可搭載多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執行海洋測繪、海洋觀測、海上巡檢及部分調查取樣等綜合性海洋調查任務。
不過,有美國網媒就指這艘船擁有先進的人工智能作業系統,至少可以進行半自主操作,也可以在軍事環境中用作各種無人武器和監視系統的指揮核心;又指它可以支援和搭載各種無人平台,包括空中無人機,並假設一個與其他中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航器的協同作戰場景,利用船上的動態合作對抗技術或蜂群技術,讓無人機和船隻以自主協調的方式與敵方目標交戰,而不需要人工控制,可以達致快速攔截、圍攻和驅逐海上入侵者的作戰目標。
又指「珠海雲」能收集3D動態觀測資料,借助準確海床地形圖,令解放軍海軍各支艦艇和潛艇部隊提高任務規劃和航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