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個別示威者的破壞行為,令愛國遊行形象受損,呼籲民眾要理性守法,不可以藉愛國為名,傷害其他人的合法權益。
內地多個城市,出現大規模反日示威。
官方喉舌人民日報屬下的人民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個別示威者包圍同胞的合法財產,大義凜然地破壞,除了讓文明法治蒙羞,亦會傷害同胞。
文章又批評,示威者包圍在華的日本公民是自降身價,而洩憤式的愛國表達只會令賊人偷笑,外交陷入被動。
共青團的中國青年網網站亦都發表文章,指愛國雖然高尚,但任何暴戾行為只會歪曲愛國兩個字。
文章更指,愛國不容違法犯罪渾水摸魚,「打砸搶燒」行為不但保衛不到釣魚島,最終會受到公眾及國際社會質疑。
而新京報的社論就指,民眾在表達愛國熱情的同時,要理性及守法,不需要以犧牲正常社會秩序為代價,應該做愛國的公民,而不是害國的暴民,必須向打砸搶說不。
對於民間發起抵制日貨,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表示,抵制日貨並非國家政策亦不是理性辦法,解決不到釣魚島問題。
劉江永又表示,民眾應該先了解日本的看法,反駁錯的地方,比高舉拳頭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