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計劃對常住人口進行精神病調查,不過列入患病的準則可謂五花八門,連無故不上學、對人冷淡、好管閒事,都可以視為患病,有律師認為標準太過寬鬆,容易侵犯私隱,質疑當局調查動機。
上海市衛生局計劃,對連續居住半年以上的人,進行全面精神病調查,希望及早找出社區中潛在的精神病患者;當局會派人逐家逐戶做問卷,了解家中是否有人出現疑似精神病的特徵,
包括無故不上學、不上班、不出家門、不和任何人接觸、對人冷淡、少說話、動作慢、不做事,又或者是說話過多、經常吵鬧、打人、到處亂跑、好管閒事,甚至在公眾場合有古怪舉止、衣衫不整等,都可以視為是精神病的線索。
根據當局公布的《精神疾病防治服務規範》,民眾只要符合其中一項,衛生部門就有權取得他們的個人資料,上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排民眾診治。如果患者病情嚴重,更可以每年上門檢查四次,評估患者最新情況。
由於內地經常以精神病為理由,拘禁上訪人士,甚至將他們困在俗稱「黑監獄」的地方,強迫接受精神病治療,問卷內容受到輿論關注。有心理學家認為,問卷問到的線索,內容廣泛,單是符合一項,未足以認定一個人患上精神病。
有律師亦認為,所謂的問卷,標準過於寬鬆,內容不用醫學術語,根本無法作出專業判斷,而且當局有權取得懷疑患者的個人資料,容易侵犯私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