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疆哈密首次發現大型恐龍化石

新疆哈密首次發現大型恐龍化石

【Now新聞台】科學家於新疆哈密首次發現大型恐龍化石,並確立了兩個恐龍新屬種。

近日中國及巴西科學家,研究新疆哈密早白堊世翼龍動物群中,首次發現蜥腳類恐龍的頸椎、尾椎及薦椎化石,其中最完整的頸椎化石共有6節、長約3米,科學家將牠命名為「中國絲路巨龍」,另一個被命名為「新疆哈密巨龍」,則保存了7節尾椎,每節長度介乎21至32厘米。

這兩種恐龍同屬於四腳行走,食植物的蜥腳類,生活於距今1.3至1.2億年前。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汪筱林:「中國絲路巨龍保存了6節關聯在一起的頸椎,保守估計牠的長度應該在20米以上,那麼新疆哈密巨龍,我們推測牠的長度應該在17米左右。」

至於薦椎化石因地表風化,破碎嚴重,欠缺可鑑定的特徵,科學家目前只能確認其屬於多孔椎龍類,具體物種未有定案。

自2006年起,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哈密戈壁進行逾十年的科學考古,發現大量翼龍化石、翼龍蛋和翼龍胚胎,成為全球分布面積最大及最豐富的哈密翼龍化石產地。

科學家推算數以億計翼龍曾在這裡繁衍生息,今次研究的恐龍化石,是首次發現非翼龍類脊椎動物,為科研帶來極大突破。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