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三無」大廈業主改善防火設備面對重重困難

「三無」大廈業主改善防火設備面對重重困難

【Now新聞台】針對舊樓消防問題,政府將在今個立法年度修例,授權消防處及屋宇署為大廈改善消防設備,完成後再向業主收回費用,消防處過去共發出28萬張改善消防安全指示,但有6成仍未做好。

大角咀這幢樓齡逾50年的唐樓,是沒有業主立案法團的 「三無大廈」,全幢大廈的公用地方只有一個滅火筒。

大廈業主四年前開始收到消防處的「消防安全指示」,要求提升大廈的消防設施,業主吳先生亦收到信,信中列出加建設備的要求,包括加建一個不少於500升的水缸,和不超過30米的喉轆膠喉,但如何建造、在哪裡建造就沒有進一步解釋。

大廈住戶吳先生:「他又沒有說怎樣做,只是要求跟從甚麼令,我都不知道法例寫甚麼,而且甚麼才是合規、合標,我又不知道,這令我最頭痛。」

到去年年初,吳先生再收到來信,消防處指他未能在限期前完成指示,考慮對他作出檢控,他表示找過多個部門求助,但都解決不到。

大廈住戶吳先生:「出信給我們的是消防處,但其實消防有他一套要求,建築署及屋宇署才是決定大廈是否合規,結構能否承受有關設施,消防處便叫我們諮詢房屋署(屋宇署)或建築署,要(業主)和這兩個部門協調,我覺得有些混淆,要告我的人和我要問的人是不同的。」

問題拖了四年,吳先生和另一位業主決定發起成立法團,希望可以組織到業主開展工程,不過至今仍然未獲註冊,問題幾時可以解決仍然未知道。

消防處及屋宇署已完成巡查近一萬幢在1987年前落成的樓宇,合共發出了近28萬張「消防安全指示」,當中有六成是仍未完成或需要跟進。

政府表示將在本立法年度修例授權消防處及屋宇署,為大廈改善消防設備,完成後再收回費用,有當區區議員擔心住戶未必願意「找數」。

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如果一些長者住戶根本無能力或不願意付這筆錢時那又怎樣呢?這是政府解決不了的問題,會否變相是用公帑補貼一些舊樓,然後住戶不肯『找數』,變成一筆壞帳,變相對之前一些舊樓自己拿錢維修,會不會造成不公的現象呢?」

他又建議政府在為舊樓進行維修時,應同時考慮住戶的意見及選擇,共同定出合理的價格及方案。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