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近期多間國企出現信用債違約情況,先有大型汽車企業華晨集團無力償還債務,集團更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未能還清債務的,還有河南永城煤電,和號稱內地規模最大晶片企業紫光集團等。一系列超出預期的國企違約,打擊信用債市場。
雖然過往十年,內地企業時有發生債務違約,但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例如金融海嘯後,當時中國推出四萬億救經濟,地方政府迅速增加借貸,結果在往後幾年遺留一堆城投債違約。近一些的,有供給側改革下高污染、耗能及產能過剩行業,例如煤炭、鋼鐵及電解鋁業,信用違約較為集中。
到2018年,出現民營企業債券違約主要,是部分民企將股份抵押了來借錢,但股票價格大跌導至債務違約。具代表性的包括東方園林及中國民生投資。
但今年違約事件,就集中在國有企業,甚至擁有AAA級評級的公司。根據數據,今年至今的違約債券共117隻,違約金額1348億元人民幣。雖然違約數量未及去年,但有券商預期,今年全年違約金額,將略高於去年的1494億元人民幣,當中AAA級違約債券28隻,佔今年違約總數一成半。
多間AAA級企業信用違約,導致債市估值大跌,作為債券投資方之一的內地商業銀行,理應首當其衝,但人民銀行旗下的財經媒體則派定心丸,引述內地券商分析指,銀行持有的債券以政府債券和政策性債券為主,企業債佔比非常低,因此對銀行的衝擊有限。加上銀行貸款質量穩健,風險抵禦能力充足,能化解信用違約帶來的風險。
不過外資券商花旗就指,內地債市流動資金風險正在上升,包括在多個二級市場債券被拋售,焦慮情緒亦蔓延至國債市場,推高孳息率,多個債券基金資產淨值急劇下跌,引發贖回壓力,加速債券被拋售。一些依賴銀行間短期借貸的小型銀行,和金融機構,若以債券做為抵押,融資難度大了。
不過花旗亦不太擔心,估計信用債佔銀行總資產只有百分之2.2,而中央政府正採取措施,防止出現系統性風險,包括早前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向市場注入8000億元人民幣,增加流動資金等。相信監管機構在必要時,將提供臨時流動資金支持,並防止銀行體系受到更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