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Now新聞台】中國和美國對抗加劇之際,中國外長王毅出訪歐洲五國示好,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一與歐盟領袖會面做準備。《彭博》有評論形容,王毅此行氣氛並不算好,多國代表都不諱言,公開批評中國人權問題,顯示歐洲與中國有可能漸行漸遠。
評論認為,德國外長馬斯與王毅的互動最能代表歐洲對中國的態度有所改變。
中國外長王毅:「我們要告訴捷克參議長,你過線了。」
王毅在記者會上,抨擊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訪問台灣是對中國的挑釁,警告他要付出沉重代價;馬斯即場回應指,歐洲各國緊密合作和互相尊重,威脅並不適合這裏,一改避忌正面批評中國的作風。
歐洲過往一直視中國為重要經濟貿易夥伴,以政經分離態度看待兩地關係,但近年越來越多研究顯示,中國國家控制經濟的模式影響歐洲單一市場的競爭;歐洲亦厭倦始終未能以對等的自由度,進入中國市場。
歐洲多國亦憂慮中國以不同方式拿到他們的科技,於是開始對中國投資有所警愓。以不干預商業運作聞名、與中國關係良好的荷蘭,去年就拒絕批准半導體設備大廠艾斯摩爾向中國出口最為先進的設備。
不過,有分析認為,歐洲並不是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與中國「脫鈎」的方向,而是認為需要透過多元發展經濟,減少對中國的倚賴,令歐洲有能力在美中角力之間保持自主。
在歐洲相對「友中」的德國近日就發表新印太戰略,提到要加深與東盟國家經濟合作,避免單一倚賴某一國家,亦希望協助打造區內以國際規則和合作為本的秩序。
分析認為,這同時是要抗衡美國的單邊主義和重新評估對華的政策,但德國明顯不希望與中國關係轉差,以保着重要出口市場,這點從它仍未排除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參與建設5G網絡一事上,可體現得到。
執政15年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下年便卸任,《金融時報》分析認為,法國或取代德國,主導未來歐盟對中國的政策。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表示,中國是真正外交高手,透過分化令歐洲積弱。他大力支持歐盟審查中國投資,和阻止受中國政府補貼的企業在歐盟市場營運;又尋求與澳洲、日本、印度等建立更緊密軍事聯繫,相信由馬克龍主導的歐盟對華政策或比現時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