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內循環經濟

【新聞智庫】內循環經濟

【新聞智庫】內循環經濟

【Now新聞台】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的政治局常委會議中,首次提出「兩個循環」概念,「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後在不同場合領導人都有提及「內循環」的發展。

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的中國,以「內循環」應對政治新格局及挑戰,能否殺出一條生路呢?

內地券商的解讀,「內循環」是透過擴大內需,去彌補外部需求疲弱。

兩條主軸是投資及消費,中央主導投資,包括新型城鎮化及新基建等,協助產業及消費升級,令供需兩端的循環更緊密。

「世界工廠」見稱的中國,改革開放後製造業採用「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經營模式,即是指從外地大量進口原材料,在中國加工後,將製成品外銷。

這種經營模式運用到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令中國在國際貿易中快速佔一席位。

但「外循環」容易受外圍影響,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國面對原材料供應鏈斷裂及出口訂單被取消兩大難題。

由外轉內或者能夠減低外圍不穩定因素,不過就有聲音質疑內循環是否等同「鎖國」。習近平強調,不意味重回「閉關鎖國」,只是更好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持續發展。

但問題是中國國內市場,是否有足夠的消化力?

總理李克強亦曾說過,有6億人平均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左右。目前中國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從2000年開始,堅尼系數超越0.4的警戒線。

市場亦關注高收入階層對住房及汽車等需求會否持續,而低收入階層受收入所限又未能釋放消費需求。

有券商建議中央嚴格落實「房住不炒」政策,並為教育、醫療及養老三方面提供更多補貼,讓人民騰出更多購買能力,刺激消費,亦建議擴大風險投資市場規模,吸引更多國際創投資本,培養本地「科技獨角獸」,達至產業升級。

「內循環」救經濟能否成功,仍是未知數,不過以當前經濟形勢評估,肯定是一條難行之路。

 

  1. 更多
  1. 《金融時報》:美日台擬共享無人偵察機實時數據 北京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北開展軍事聯繫
    《金融時報》:美日台擬共享無人偵察機實時數據 北京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北開展軍事聯繫
    6小時前
  2. 教育局去信中小學 列出講解港區國安法三周年重點
    教育局去信中小學 列出講解港區國安法三周年重點
    3小時前
  3. 拜登接見辛偉誠 談經濟合作、烏克蘭等
    拜登接見辛偉誠 談經濟合作、烏克蘭等
    3小時前
  4. 女子於港鐵彩虹站出口被人用刀斬傷
    女子於港鐵彩虹站出口被人用刀斬傷
    3小時前
  5. 台幼兒園疑餵學生服安眠藥 園長及4名老師被列為被告
    台幼兒園疑餵學生服安眠藥 園長及4名老師被列為被告
    3小時前
  6. 建築署已完成對倒塌附近樹木初步複查 樹木情況穩定
    建築署已完成對倒塌附近樹木初步複查 樹木情況穩定
    4小時前
  7. 女子於港鐵彩虹站出口被人用刀斬傷
    女子於港鐵彩虹站出口被人用刀斬傷
    4小時前
  8. 特區政府反對美國政客發表意圖妨礙司法公正言論
    特區政府反對美國政客發表意圖妨礙司法公正言論
    5小時前
  9. M+展出徐世琪作品 回應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
    M+展出徐世琪作品 回應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
    5小時前
  10. 浸大學生會前內閣不滿校方未披露投訴具體內容 校方稱四月中已交代
    浸大學生會前內閣不滿校方未披露投訴具體內容 校方稱四月中已交代
    5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