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疫情下美國人給小費更慷慨 有小費網站乘勢而起

疫情下美國人給小費更慷慨 有小費網站乘勢而起

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疫情下美國人給小費更慷慨 有小費網站乘勢而起

【Now新聞台】新型冠狀病毒造成許多人生病甚至死亡,經濟重挫,多個行業步入寒冬,但也激發了一些人守望相助的善心,美國最近有發現顧客給小費慷慨了很多。

美國部分州近日放寬居家令,食肆、商店可以重開,有重返工作崗位的員工發現了一個驚喜現象。

得克薩斯州奧斯汀一間餐廳關閉個半月後重開,一名客人重臨時給了1300美元小費,說是歡迎餐廳回歸的禮物。餐廳東主非常感動說,對他們繼續努力闖過「疫境」打了強心針,獨得其中300美元的侍應說,準備用來交學費。

這些慷慨顧客的善舉,在美國多處都有傳出。

心理分析認為,是因為大眾意識到疫情下服務業的困境,希望出一分力幫助員工。

小費網站乘勢而起,這個網站就有逾75000名服務業員工登記。網站會隨機選出一名員工,善長仁翁看過員工背景資料後,隨心給多少小費。網站管理人說3月中成立以來,有逾12萬人次給過小費,有幸運兒得到100美元。

疫情期間,外賣送貨需求大增,答應多給一倍小費的客人大有人在,可能是出於善心,也可能是想確保訂單準時送到。

做家居清潔的薩拉戈薩生意大跌,又要全副保護裝備,加重成本。

他有一天發現,客人透過電子錢包,給了100美元小費,他以為是錯寫多了一個零,但客人說是希望幫助他和家人度過難關。

心理學家指出,危難當前會暴露人性的自私,但也會觸發人的善心,對災難的無力感或對社會的責任感,會令人覺得應該對旁人好一些,給侍應小費這類小善舉相比捐助大型機構,有更即時直接的滿足感,但在疫情過後,這點善心能否持續很難說,尤其經濟前景差,很多人可能自身難保。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