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增2004宗確診 源頭不明個案增顯示社區存隱形傳播鏈 (18:18) 國家教育部批准科大廣州設分校 科大稱可促進內地與港教育融合發展 (23:38) 天文台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料周四中午前維持 (23:17) 【6月29日疫情速報】(23:15) (23:15) 【附連結】36個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6月29日) (23:10) 【政情網上行】議員閉環迎回歸 陳曼琪穿旗袍打卡 (22:36) 【政情網上行】聶德權去信公務員道別 (22:22) 採訪慶回歸傳媒入住酒店「閉環」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七一活動採訪安排混亂 (22:19) 天文台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21:31) 【時事全方位重點提要】(6月30日) (19:55) 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七一活動採訪安排混亂 (19:20) 天文台午夜前考慮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19:18) 大埔富雅花園第一座圍封強檢 (19:16) 【附名單】多區污水檢測陽性 政府將向相關人士派發快速測試包 (6月29日) (18:43)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續任三年 (18:34) 澳門增119人確診包括6名衞生局工作人員 (18:22) 衞生署一周接44宗新冠疫苗異常事件報告 10歲男童疑有心肌炎或心包炎 (18:19) 天文台考慮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18:09) 通訊局:元朗停電影響部分電訊發射站運作 市民未必收到緊急警示 (17:36) 譚允芝獲委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 (17:31) 林鄭月娥任內公屋輪候時間創新高 部分競選承諾未兌現 (17:25) 警方港島實施嚴密保安 準備七一慶回歸儀式 (17:17) 消息:習近平周四乘高鐵訪港不留宿 (17:13) 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抵港將出席香港回歸活動 (17:08) 澳門累計484人染疫 珠海縮短澳門入境隔離期至「7+3」 (17:07) 本港新增2004宗新冠病毒確診 輸入個案佔155宗 (17:03) 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設分校 (14:21) 多名行會成員、常秘及政黨領袖開始閉環管理 (14:06) 灣仔北大範圍封路 警方實施嚴密保安 準備慶回歸儀式 (14:04) 元朗電纜橋大火政府無發緊急警示 通訊局稱停電市民未必接收到 (13:29) 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設分校 (13:27) 天文台考慮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13:26) 李家超等多名特區主要官員繼續閉環管理 (13:05) 警方限制車輛進入科學園 加強附近一帶戒備 (13:04) 澳門新增70宗確診 累計484人染疫 (12:13) 社民連稱被國安約談 范徐麗泰:大家都想安靜慶回歸 (12:09) 警方科學園一帶設置圍欄加強戒備 (12:07) 灣仔北會展一帶大範圍封路 警員巡邏駐守 (12:06) 【時事全方位】藥劑師詳解疫苗新進展 (12:03) 【時事全方位】内地放寬隔離,香港應跟隨嗎? (12:02) 【時事全方位】文化產業怎發展?(二) (12:01) 【時事全方位】文化產業怎發展?(一) (12:00) 灣仔北會展一帶大範圍封路 警員巡邏駐守 (11:36) 團體添馬公園慶回歸疑未申請 警員以限聚令勸喻散去 (10:37) 中區開槍案再多一人被捕 至今17人被捕 (09:24) 賀一誠訪港出席香港回歸活動及新政府就職禮 (09:02) 【天氣報告】(6月29日) (08:31) 沙田錦英苑錦雅閣圍封發現6宗陽性個案 (08:20) 《人民日報》:習近平引領「一國兩制」香港實踐行穩致遠 (08:09) G7聯合公布促中國按《中英聯合聲明》確保香港高度自治 (07:42) 香港故宮清代宮廷生活展覽讓參觀者置身宮中生活一天 (07:33) 《人民日報》:習近平引領「一國兩制」 香港實踐行穩致遠 (07:16) 【晨早新聞重點】(6月29日) (07:12) 六旬漢天水圍受襲昏迷留醫四天後不治 男友人被控誤殺 (23:19) 澳門增57宗確診 周三周四再推全民快測違者健康碼將轉「黃碼」 (23:11) 【6月28日疫情速報】(23:10) (23:10) 【政情網上行】社民連今年七一不示威 (23:02) 旅發局以特別版「幻彩詠香江」慶祝香港回歸25年 (22:12) 【附連結】41個地方納入強制檢測公告 (6月28日) (21:39) 警方國安處暫控53歲男子「作出一項或多項煽動意圖的作為」等罪 (21:24) 茶飲店兩名負責人承認煽惑他人違防疫規例囚6至7個月 (21:23) 【政情網上行】林鄭隨離任宣布將關閉FB專頁 (21:16) 林鄭、蔡若蓮等高官晚上返回酒店接受閉環管理 (21:06) 聶德權任內最後一次向公務員發信 對公務員盡忠職守感驕傲 (20:23) 澳門周一新增57宗確診 周五起入娛樂場所須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19:17) 深圳即日起至周日午夜禁止使用無人機等航空器 (19:10) 警方周三起灣仔北大範圍封路 會展站周四凌晨起關閉 (19:06) 【時事全方位重點提要】(6月29日) (18:45) 葵涌道三車相撞 貨車司機不治 (18:23) 【附名單】屯門及元朗區污水檢測陽性 政府將向相關人士派發快速測試包 (6月28日) (18:16) 澳門周五起進入娛樂場所須持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18:14) 大埔德雅苑及沙田錦英苑錦雅閣圍封強檢 (18:11) 新世紀廣場翠園3食客1侍應確診 與屯門海港群組相關 (18:11) 警方周三起灣仔北大範圍封路 會展站周四凌晨起關閉 (18:05) 香港故宮周六開放 參觀者入場前須安檢 (17:19) 中電完成元朗電纜橋三組高壓電纜通電工作 區內供電回復正常 (17:14) 本港新增1685宗新冠病毒確診 輸入個案佔152宗 (17:10) 漁船維港巡航 的士車隊港島巡遊同慶回歸25周年 (17:09) 警方因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港實施嚴密保安 (17:06) 政府延後公布今年授勳名單及太平紳士委任 (15:08) 港大醫學院:本港進入自有疫情起最高風險時候 港大醫學院:本港進入自有疫情起最高風險時候 2020年3月20日 15:04 【Now新聞台】港大醫學院研究顯示,本港進入自疫情開始以來最高風險的時候,有機會出現本地持續爆發。 研究顯示,本港自上周中期新型冠狀病毒的即時繁殖率,反覆上升至1以上,即患者能將病毒傳播多於一人,反映疫情會繼續擴大。 有份研究的港大公共衞生醫學講座教授梁卓偉指,三月前本港從未出現過持續本地爆發,但近期輸入個案增加,憂慮會發生大型本地爆發,建議商店可縮短營業時間,並加強長者及外傭的防護工作。 他形容市民在二月「眾志成城」防疫,但近期有所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