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化石地,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獲確認的化石類世界遺產。
稀有珍貴的遠古化石,是今次澄江化石地得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功臣。形成化石的古生物,生活在五億三千萬年前的寒武紀早期。
澄江化石地位於雲南玉溪市澄江縣,是迄今保存得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種類最豐富的動物化石群,面積達512公頃,涵蓋16個門類,200多個物種,在1984年被中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多年來為保護這片古生物聖地,當地政府關閉了周邊所有磷礦,植樹、恢復耕地和山林面積過千畝,建成全長超過十公里的綠色通道。
澄江化石地是中國今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唯一一項自然遺產項目。在俄羅斯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確認澄江化石地,為地球生命演化歷史的典範,將它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項古生物化石世界遺產。
澄江化石地,是雲南省繼麗江古城、雲南石林和三江並流保護區之後,第四個世界遺產。
而連同日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內蒙古元上都遺址,中國至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已經達到4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