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位於南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由千多個小島和幾十個珊瑚環礁組成,風光明媚,被譽為「太平洋黑珍珠」,有如人間天堂,但其實暗藏危機。
二戰後,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交由美國托管,群島地勢平坦、人煙稀少。美國用作核爆試驗場,12年間共進行67次核試,包括引爆世上首枚氫彈。
最大威力的一次是「喝彩城堡」核彈,比日本廣島原子彈威力大一千倍,因未有及早疏散居民,幾十人喪生。
年復年的核試,大大增強美國應對冷戰的軍事力量,同時為生態環境以至島民的健康,帶來沉重的代價。
除了核試,美國在群島多次進行生化武器測試,又將內華達州受輻射污染的泥土,運來這兒棄置,更一度隱瞞島民。
美國70年代動員四千人,在無防護裝備下,花了三年,將受污染的泥土和放射性廢料,傾倒在魯尼特島一個巨坑,體積有三十多個奧運標準泳池般大,以水泥密封,被稱為「墳墓」。
期間六名美軍死亡,數以百人患上與輻射有關的癌症等疾病。但華府一直拒絕承認,又認為建成這設施,已經盡了道德責任。
時至今日,氣候暖化加上設施老化,「墳墓」可能倒塌和洩漏放射性物質。
馬紹爾官員指,美國從沒提及這個風險,亦似乎想「卸責」,遲遲未肯就核試後遺賠償,拒絕協助處理核廢料。
美國和馬紹爾群島1986年簽訂《自由聯合協定》,確立聯繫國關係。馬紹爾群島有獨立主權,美國有國防和安全的控制權,協定2023年到期。
雙方將重新談判,除了關乎氣候問題和核試善後,也牽動中美在太平洋的角力。
馬紹爾群島是台灣的邦交國,北京近年對這個島國「虎視眈眈」,務求擴大太平洋的朋友圈。
美國幾年前對延長《自由聯合協定》毫無興趣,如今立場改變,願意磋商,相信與地緣政治格局有關。這對於被「用完即棄」的馬紹爾群島來說,總算是爭取外交優勢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