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鋰離子電池為人類生活帶來變革

鋰離子電池為人類生活帶來變革

【Now新聞台】今屆諾貝爾化學獎由三名研究鋰離子電池的科學家共同獲得,鋰離子電池今日在手機,以至電動車等廣泛應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變革。

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令石油公司意識到要分散投資石油以外的業務,因而聘請學者研究新科技。

今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在英國出生的惠廷厄姆,就在當時受聘於埃克森,他研究超導物料期間,發現有物料與鉀離子互動時,產生高達幾伏特的電壓,其後他轉為研究電池,使用更輕的物料與最輕的金屬元素鋰,分別作為電池正極與負極,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雛型。

不過研發期間,電池發生多次爆炸,加上之後油價下跌,埃克森不願意再投資。

但同一時間,在英國工作的美國科學家古迪納夫改良了這款電池,以氧化物取代硫化物作為電池正極,奠定了鋰離子電池的基礎。

而在世界另一邊的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則以古迪納夫的研究為基礎,以可嵌入鋰離子的物料,取代反應性極高的鋰金屬,作為電池負極。

憑着他們的研究,第一款商用鋰離子電池在1991年誕生,自此這款電池革新了我們生活,無論是手機、手提電腦、以至電動車,甚至美國火星探測器「好奇號」都應用到鋰離子電池。

評審讚揚三人的研究為邁向無線通訊和無化石燃料的社會奠下基礎,為人類帶來最大的得益。

而古迪納夫今年97歲,成為諾貝爾獎年紀最大的得主。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