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名科學家奪得,其中加拿大的皮布爾斯憑着物理宇宙學理論獲得一半獎金,即450萬瑞典克朗;而瑞士的馬約爾及奎洛兹共同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平分餘下的一半獎金。
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起源,而大爆炸是最能夠解釋宇宙源起與演化的科學模型。科學界相信大爆炸在距今140億年前發生,大爆炸產生的光線40萬年後在宇宙自由運行,隨着宇宙不斷膨脹,這些光線成為微波輻射,科學家直至1964年才首次發現這種輻射。
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加拿大科學家皮布爾斯發現這種輻射的溫度為大爆炸中創造了多少物質提供線索。瑞典皇家科學院用咖啡比喻皮布爾斯研究的貢獻,形容咖啡是暗能量、奶精是暗物質,而他落了些微的糖就是一般物質。不過,皮布爾斯的理論模型是透過精密計算,並不是好像咖啡落糖、落奶這麽簡單,他推算到人類可觀測的所有物質佔宇宙總能量的5%,另外26%是暗物質,其餘69%是暗能量,他的理論為宇宙學奠定重要基礎。
除了宇宙的能量,人類亦一直想探索太陽系外的奧秘,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但太陽系外會不會都有另一個地球圍繞着另一個太陽公轉呢?
另外兩位物理學獎得主,瑞士科學家馬約爾及奎洛兹在1995年發現距離地球50光年的太陽系外,行星飛馬座51b圍繞着類太陽恆星飛馬座51公轉。這個發現可以稱是在天文學掀起一場革命,飛馬座51b的體積與木星相若,但它的溫度超過攝氏1000度,而公轉周期只是4日,與太陽系行星截然不同,顛覆了科學家對系外行星的想像。
此後已經有超過4000顆系外行星被發現,而系外行星的研究可能有一日會解答,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