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金馬獎參賽資格最初只限本土製作

金馬獎參賽資格最初只限本土製作

【Now新聞台】金馬獎於1962年創辦,是史上首個華語電影奬,「金」「馬」兩字取自金門、馬祖兩外島地名的字首,最初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自1990年開始改由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辦,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典禮。

台灣當局最初設立金馬獎,是為了促進和鼓勵本土電影製作,競逐資格只限本地製作電影,之後逐步放寬,1996年規定,不論任何地方的出品或演員國籍,只要以華語為主要語言,也可報名參賽,首度把大陸影片納入競逐範圍。到2016年,主辦單位規定只要導演和主要創作人員中有七個或以上屬華人,就有資格競逐。

張藝謀被外界視為政治事件下的犧牲品,他的新作《一秒鐘》除了無法參與金馬獎,今年二月亦以「技術原因」,在最後一刻退出柏林影展。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一秒鐘》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講述一名男子為了尋找一部新聞片而逃出勞改農場,途中遇上一名孤女的故事,相關話題在內地依然十分敏感,有可能是被北京強制退出影展。

內地電影業自去年開始改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監管,隨即收緊對媒體和互聯網控制,今年暑假檔期接連有四部電影以市場或製作問題為由,突然取消上映,取而代之是在全國戲院展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新片展映」活動,片目為近期創作的七部「紅電影」,全國電影頻道則要在黃金和非黃金時段播放經典愛國影片。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