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美國對華22類產品反補貼措施,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以維護內地企業的合法權益。而華府發表半年一度的匯率政策報告,中國沒有被納入貨幣操控國之列,不過人民幣就仍然有升值的空間。
商務部指06年以來,美國針對中國多達22項產品,作出反補貼調查,當中涉及銅版紙、多層木地板、鋼管、太陽能產品等,最高徵收反補貼稅達百分之374,涉及金額約73億美元。
北京說,美國這個做法是違反了世貿的相關規則,所以向世貿對美方提出「磋商請求」,強調這樣做,是要維護中國作為世貿成員國、以及內地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國早前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及組件,大幅徵收反傾銷稅,被指是白宮為適逢大選年而擺出的政治姿態,有分析就指,今次中方提出申訴,是要作出反制措施。
美國商務部官員就指,當局正研究申訴內容,強調華府一直重視遵守公平貿易條款,而總統奧巴馬更是首個對中國,引用《1974年貿易法》第421條的政府。
貿易法第421條是美國為應對中國01年加入世貿後,可能出現不公平貿易而制訂的法律。
去年3月,中國就曾經就華府對中國進口的鋼管、輪胎及紡織布袋,實行反傾銷及反補貼措施,向世貿上訴並獲勝。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發表半年一度的匯率政策報告,中國繼續無被納入貨幣操控國之列,原因是中國政府承諾,會推行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制度。
而北京05年推行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四成,而人民銀行最近擴大人民幣對美元的浮動區間,有助增加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但報告同時強調,人民幣仍然有進一步升值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