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描繪海浪的名作《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其中一個文化象徵,英國有專家就以人造浪技術複製出畫中的湧浪,有助預測湧浪出現預早警告船隻。
相信大家對這幅日本浮世繪都不會陌生,三艘漁船在富士山前的大海上對抗巨浪,《神奈川沖浪裏》就是在神奈川的海上有船隻被巨浪包圍的意思,葛飾北齋鍾愛繪畫富士山和附近的景色,《神奈川沖浪裏》是他由1830年起於晚年繪製的《富嶽三十六景》其中之一,當年以雕版印刷,估計目前仍然有數百幅在世界各地流傳,收藏在各國的博物館。畫的視點低令人覺得身在海上面臨巨浪,構圖充滿張力,成為日本文化其中一個代表符號。
不過正如這幅畫的情景,湧浪難以預測,突如其來威脅海上船隻和油井等設施造成人命傷亡,但學者一直不太清楚巨大湧浪突然出現的成因。英國牛津大學的學者就聯同英國政府的工程及物理科學研究理事會合作研究,運用人造浪設備發現以兩組規模較小的浪以約120度的角度相撞,兩組浪不但不會破壞消散,反而會結合動能形成規模更大的湧浪。
首次成功複製出類似《神奈川沖浪裏》中的湧浪,研究結果令專家進一步了解湧浪形成的機制,期望日後更有效觀察和偵測海流,有助預測湧浪出現及提早發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