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法國反政府示威演變成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衝突,巴黎商業區、旅遊區多個歷史性地標都受到破壞,政府一度考慮頒布緊急狀態。
法國連續三個周末都有大型示威,起因是馬克龍政府上調油價激起民憤,尤其以居住在城鄉市郊依賴私家車代步的民眾反應最大。
跟以往大多數反政府示威不同,今次上街抗爭的人並非由單一組織領導,他們以無黨無派的人佔最多。當中也有極左派、極右派以至是無政府主義人士,人人響應互聯網號召空群而出,只以身上黃色反光背心為記。
群龍無首,正是最棘手之處,政府想談判亦無從入手。
示威者曾透過社交網站投票推舉八名「代表」負責跟政府討價還價,誰知政府拒絕在網上直播會面過程,談判計劃告吹。
12月的首輪示威,人數有13萬多,比起11月17日28萬多人上街,人數減掉十多萬,但破壞力則相反,法國象徵凱旋門、革命英雌瑪麗安娜雕像、香榭麗舍大道名店櫥窗統統都遭殃。目擊者指,有流氓乘亂搶掠,不排除有人藉機製造混亂,一心只為搞對抗。
除了反對加油稅,示威者也有其他訴求,有醫護上街爭取醫療撥款,有教師抗議削減教席,有郵差要求改善郵政服務,林林總總,概括來說都是衝着馬克龍而來。
分析指,法國民眾默默承受多年,對貧富不均的忍耐已達臨界點,被批評專為富人服務,政策向商界傾斜的馬克龍民望跌至新低亦是意料中事。
有人把法國示威跟「佔領華爾街」相提並論,都是長期積累民怨的爆發,但示威者未能提出明確的政治理念或主張揭竿起義式的行動,爭議下何去何從,就要耐心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