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成功逃離寓所,《國際評論》邀得評論員潘小濤分析事件對中美關係及中國內部帶來的影響。
陳光誠成功逃離寓所後,公開向總理溫家寶提出三點要求,潘小濤表示,事件的最大出路是陳光誠一家離開中國,但陳光誠自己未必願意,美國需要與北京討價還價,陳光誠需在何等條件下獲釋,但北京不一定願意作出妥協,而過分讓步可能被視為過度軟弱,雙方各有難題。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在即,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突然到訪北京,潘小濤相信他的到訪是為了令事件不惡化,但事件並不簡單,中國提出的要求,美國未必能輕易讓步,故認為未必能在對話前解決。
異見人士方勵之曾獲華府提供政治庇護,現時又指中美正商討給予陳光誠政治庇護,潘小濤指很多人認為美國大使館變成「和平飯店」,當受迫害時可以尋求庇護,但並非每人都能有資源或協助,二人的例子只是非常獨立的事件,陳光誠能逃離並非只是個人毅力,但單靠數人力量未必能夠擺脫中共監控。
事件已由內政變成外交,甚至涉及中共權力鬥爭,日後未必有很多人士能牽動中共高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