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金字塔不是埃及獨有,考古學家在中國陝西省一座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發現巨型金字塔,藏有很多人類祭祀的痕跡,新發現可能改寫中國的文明史。
被考古學家形容為「石破天驚」的中國金字塔,位於陝西省神木縣,估計有4300年歷史的失落古城「石峁遺址」。
根據中、美考古學家小組,在學術期刊《古物》發表的論文,石峁遺址的金字塔跟埃及的不同,屬於平頂、梯級型金字塔。高度至少70米,共有11級巨型石墩台階,塔頂面積約8萬平方米,相當於11個足球場,上面建有宮殿、池苑,塔的外圍有精密城牆保衛。
石峁古城早在1976年已被發現,但直至2011年才開始有系統的挖掘工作,考古學家最初以為石峁遺址是長城的一部分,但根據幾年來挖掘出土,成千上萬的文物和骸骨,包括至今發現最古老有幾千年歷史的弦樂器「骨製口弦琴」,證實石峁古城的歷史比長城更久遠,超過四千年。
相信公元前2300年至1800年是石峁古城的繁榮時期,覆蓋面積約400公頃,是中國至今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
考古學家相信,金字塔所在的「皇城台」就是石峁古城的核心區域,揭示出公元前2000年銅器時代,黃土高原曾經出現代表政治、經濟中心地帶的複雜社會形態。
新發現將挑戰現有對中華文明和定居歷史的認知,包括古時北方只有蠻族聚居的看法,有人甚至大膽推斷,石峁可能是「黃帝部族的都邑」,考古學家說至今仍欠缺直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