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透過政治改革換取經濟發展。虎視眈眈的外資當中,以日本最積極,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關係密切,日本政府亦無制裁緬甸,令到日本企業能夠快人一步,進入緬甸市場。
緬甸的橡膠、石油、天然氣和寶石等資源豐富,加上擁有六千萬人口,勞動力充足,在外資眼中是一塊肥肉。
為了配合可能有翻天覆地變化的經濟發展,緬甸政府月初就宣布,實行浮動匯率,簡化多重匯率制度,避免企業和外國公司交易時,乘機中飽私囊,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並計劃修改外商投資法,豁免稅務,批准外國投資者可以獨資做生意,不一定要與當地人合夥。日本企業,有望快其他外資一步,分到一杯羹,很大程度跟日本和緬甸密切有關。
兩國在二次大戰後,一直關係密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發動軍事政變奪權的奈溫,曾經是日本接受軍事訓練,他上台後都是依靠日本援助,渡過國家經濟難關。
日本在1955至65年,對緬甸的官方發展援助額,高達二億美元,亦一度是緬甸戰後最大的援助國。
緬甸軍政府在八八年上台,人權紀錄差,以及民主進程停滯,日本才中止了官方發展援助。
尤其是在零三年,軍政府軟禁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後,雙邊關係只是保留衛生和教育等支援,但仍保持一定的貿易聯繫。日本沒有跟隨其他西方國家制裁緬甸,有利日本企業,現在可以加快點進入緬甸投資。
日本政府亦正積極研究,恢復向緬甸提供貸款,以及免除部分債務,緬甸總統吳登盛在今個月廿一日,會前往日本,出席《日本與湄公河流域國家首腦會議》,屆時將會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會面,預計兩人會討論到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