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菅直人被指搶救核災時添煩添亂

菅直人被指搶救核災時添煩添亂

日本311大地震及海嘯發生將近一年,有獨立委員會發表福島核事故調查報告,痛批當時的首相菅直人,處理核災難的手法幼稚拙劣,而且添煩添亂,令核危機加劇。

去年311大地震引發嚴重核輻射危機,究竟當中有多少分是人禍?由多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獨立檢證委員會,在大地震將近一周年,發表長400頁的報告,矛頭直指前首相菅直人,要為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危機加劇負責。

委員會調查了菅直人及當時政府的主要官員,發現大地震發生當晚,菅直人得悉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供電系統受損,緊急下令調配幾十輛發電車到當地。期間,他對車隊的到達時間、行車路線不斷作出指示,令負責部門忙於應對。

而得知核電廠欠缺替換電池,菅直人更用自己的手提電話,致電核電廠的前線主管,詢問所需電池的體積、重量等細節。首相府一名官員對委員會說,他當時認為,首相管埋這麼瑣碎的事,國家如何是好?

翌日,菅直人更打算親身到核電廠視察,報告指,當時核電廠廠長立即向所屬的東京電力公司反映,根本無暇接待首相,結果菅直人改為坐飛機,在空中視察。

報告批評,菅直人過分介入搶險工作,處理核危機手法幼稚而拙劣,分工不清、指揮不善,令救災出現不必要的混亂,導致核危機擴散。

報告提及,當局花120億日圓開發的輻射預測網絡系統SPEEDI,管直人和多名主要官員,居然在大地震後第四日,才得知系統存在。批評指當局應善用系統,以盡量減低民眾受輻射波及的機會。

另外,文部科學省近日公開資料,顯示大地震前1個月,政府的地震調查委員會已有分析指,宮城至福島縣一帶的東北地區,隨時可能發生大海嘯。但由於部分專家認為,東海地區未來30年發生地震,機會更大,所以沒有寫入報告。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