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敘利亞之友會同意考慮派維和部隊

敘利亞之友會同意考慮派維和部隊

歐美和阿拉伯國家召開第一次「敘利亞之友」國際會議,同意考慮派維和部隊到敘利亞,監督停火。但在軍事介入等問題上,各國未有共識。

另外,救緩組織開始從霍姆斯撤走多名婦孺,不過受傷的西方記者,仍然滯留當地。

敘利亞政府軍對中部城市霍姆斯的轟炸,踏入第四個星期,被圍攻多時的叛軍繼續負隅頑抗。

持續的衝突造成傷亡慘重,國際紅十字會和敘利亞政府,以及反對派談判後,獲准由當地的紅新月會,派救護車進入霍姆斯一個被圍困的戰區,將多名傷者和數十個婦孺帶走。

不過,早前遇襲的兩名西方記者未有離開。當局抨擊是反政府軍不批准他們離開,亦不肯將兩名殉職記者的遺體交出。

但據人權組織透露,兩名記者是因為國際紅十字會救護車不獲准入戰區,在憂慮下拒絕跟隨紅新月會離開。

除了霍姆斯,敘利亞多個城鎮,繼續有平民無懼政府軍槍炮,舉行大型集會,顯示他們推翻總統巴沙爾的決心。

為了盡快解決敘利亞問題,超過60個阿拉伯和歐美國家到「阿拉伯之春」發源地突尼斯,參加「敘利亞之友」的首次會議。

會上確認敘利亞反對派全國委員會,擔任敘利亞的合法代表。公報呼籲,總統巴沙爾立即停火;容許外國救援組織在當地建立人道走廊,運送救援物資;並要求由聯合國籌組維和部隊,到當地落實停火。

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等國,進一步要求採取更強硬態度應對危機,呼籲各國支持反對派進行武裝,提供武器,對抗巴沙爾政權,但未得到其他國家支持。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批評,無出席會議的俄羅斯和中國是巴沙爾政權的幫兇。外界預料,聯合國要派維和部隊到敘利亞。但在中俄反對下,很難在安理會通過,會議的實際影響力相當有限。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