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台灣的和平電廠電塔早前被颱風納沙吹塌,導致電力供應大減,最快可能星期四出現供電警戒。行政院宣布實施節電措施,要求政府部門在每日的用電高峰期關掉冷氣兩小時,惹來不少公務員不滿,有市長更表明不會配合。朝野猛烈批評,指政府迴避缺電的真正原因。
台電的尖峰備轉容量率,即可調度的發電容量2008年起連續5年保持在兩成以上,2013年開始下跌,去年只剩一成多一點。到今年7月,只有9天是「綠燈」,全是假日,其他都在供電警戒線。只要是上班日,就有限電危機。
台灣有輿論批評,供電緊張已經是台灣的常態,禍根是政府的能源政策。
台灣70年代開始發展核電,有三間核電廠運作。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喚起核能安全的反思,當時在野的民進黨蔡英文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計劃。在一片爭議聲中,國民黨政府2014年宣布封存廢棄已建好,並通過安檢的第四核電廠。
蔡英文上台後,立法院年初通過2025年所有核電設備停止運轉,但曾承諾廢核不會導致限電危機的蔡英文,對如何填補電力缺口拿不出有效可行的方案。倡議的綠能發電,例如鋪太陽能板、農田種電、離岸發電等發電量很少,輸電系統又未完善,完全無法應付緊急情況。
一到入夏,電力供應立即拉響警報。蔡英文政府在6月初宣布重啟核二廠一號機組,無疑是背叛了一貫的反核主張。
有評論批評,政府的能源政策不思進取,只懂叫民眾省電,影響民生,拖垮經濟。台灣對上一次限電是2002年5月,當時因為天然氣船來不及補給,台電天然氣發電緊張。在無預警下,決定對工業用戶採取限電措施,引來各界炮轟,驚動府院高層。
時任台電董事長林文淵閃電問責下台,任期僅69天,是台電歷來最短命的董事長,限電措施僅一天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