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標誌中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成果。航母下一步要進行連串試驗,預計三年後才可正式服役。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的下水儀式,於星期三早上九時許,在大連的造船廠舉行。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出席儀式及致辭,並按照國際慣例,剪綵後舉行擲瓶禮。
周邊的船一起響起汽笛,掛滿紅旗的航母在多艘拖船協助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國產航母出塢下水,標誌中國自主設計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航母在2013年11月動工,採用國產新型雷達、通訊、武器等核心系統,目前已建成主船體、安裝動力及電力等主要系統。下水後,還要進行連串系統安裝和設備試驗,預計大約2020年才可正式服役。
至於航母的名稱,外界猜測因應母港青島,被命名為山東號的機會很高。
與外購改造的遼寧艦相比,國產航母的艦島,即是甲板,右方突出的部分縮小約一成,增大甲板面積;並移除導彈發射井,調整結構,使飛機庫的面積增加約一成。艦載的殲-15戰機數量將達到32至36架,是遼寧艦的1.5倍。
不過,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指,國產航母無配備艦載機升降用的彈射裝置,戰機要靠本身的推力來起飛,要攜帶多些燃料,搭載的武器因此會受到限制。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航母下水有助增進國家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國家重大核心利益的能力。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專家分析,新航母可能會部署在南海艦隊。一旦台海出事,可以立即封鎖台灣東部,切斷來自關島美軍的支援。
內地環球網報道亦指,新航母適合在第一島鏈作戰,可大大擴展中國海軍能力,更有效維護中國在南海地區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