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布堅尼風波不但在法國政壇掀起爭論,隨時左右明年總統選舉。在一片反對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氛圍下,歐洲多國亦計劃禁制穿着布堅尼或穆斯林罩袍,可能加深伊斯蘭世界跟西方的矛盾。
布堅尼爭議席捲歐洲,在有意仿效法國禁穿穆斯林罩袍布卡的德國,數十名女士帶同沙灘席,到法國駐柏林大使館外示威,反對禁令剝削女性自由。
在倫敦的法國大使館外亦有民眾集會,向布堅尼禁令說不。
到訪巴黎的倫敦市長簡世德,表態反對法國政府禁制布堅尼。
法國總理瓦爾斯連日為禁令解話,指布堅尼是女性被奴役化的標記,又形容法國正處於一場文化戰,但他似乎得不到內閣全力支持。教育部長和衛生部長均唱反調,認為限制穆斯林的衣着,無助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禁令本身亦與法國的世俗價值相違背,甚至質疑政客利用爭議,撈取政治利益。
宣布明年參選總統的薩爾科齊在首場集會表示,穿着布堅尼等同政治和武裝上的挑釁,批評奧朗德政府太懦弱,揚言他一旦再上台,將在全國禁止穿着布堅尼,保障國民安全。
分析指薩爾科齊擺出強硬姿態,是想由主張反移民的極右政黨國民陣線手上搶票。國民陣線黨魁瑪麗勒龐,被視為下任總統熱門之一。
在難民潮和恐怖襲擊的陰霾下,歐洲的反穆斯林情緒日益高漲,比利時禁止穆斯林婦女穿着遮蔽程度最高的兩款罩袍,亦正醞釀全面禁穿布堅尼。奧地利、荷蘭、瑞士等國,正辦論應否禁制相關的伊斯蘭服飾。
評論指穿着全身罩袍的婦女其實為數不多,禁令實質效用不大,反而加深伊斯蘭世界跟西方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