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伊朗大使館遇襲事件,令伊朗面臨嚴峻外交危機。英國下令關閉伊朗駐英國使館,限令伊朗駐當地官員,在48小時內離境。
法、德兩國宣布,撤走駐伊朗外交人員,表明會在歐盟會議商討進一步制裁伊朗,可能會停止進口當地石油。
英國駐伊朗首都德黑蘭大使館星期二遇襲後,令伊朗面臨極嚴峻外交危機。怒火中燒的英國,宣布撤走所有在伊朗的外交人員和家眷,又下令關閉伊朗駐英國使館,驅逐對方18名外交官員,限令他們在48小時內離開英國。
外相夏偉林回應事件時,措詞強硬,表示相信生事的伊朗學生與隸屬軍方的伊斯蘭革命衛隊有聯繫,暗示襲擊與政府有關。
伊朗政府回應指,英國驅逐她們外交人員的決定輕率,可能會採取行動報復。
事件起因是伊朗大學生,不滿英國針對伊朗核計劃實施新一輪制裁,襲擊英國駐當地大使館,亦令伊朗與其他西方國家關係再度跌入低谷。
除了英國,法、德兩國亦宣布撤走駐伊朗的外交人員,暫時關閉在德黑蘭的使館,並召見對方大使予以譴責。挪威亦已關閉使館,意大利正在考慮是否效法。
歐盟表示會在稍後的外長會議,商討進一步制裁行動。消息指歐盟考慮實施伊朗石油禁運,改為進口沙特阿拉伯的石油。
目前歐盟每日從伊朗進口約45萬桶石油,如果落實禁運將大大打擊伊朗的經濟。英國過去對暫停進口伊朗石油態度較為保守,預料今次會一改態度支持。
英國對上一次驅逐伊朗外交官員出境是1989年,當時伊朗以英國小說撒旦詩篇褻瀆伊斯蘭教神明為由,向小說作家發出追殺令,令英伊兩國一度斷交,直至1999年才全面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