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濕性黃斑病變與人體一種蛋白質增加有關,會透過藥物抑制提高療效,減低失明機會。另外,中大新設的黃斑病變治療及研究中心開幕,估計每年可為4000人診斷。
全港目前有50萬人患有老人黃斑病變,當中一成屬濕性黃斑病變,這類病人可於數星期內,惡化至完全失明。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濕性黃斑病變病人體內的蛋白質「血管生成素2」增加,可能是發病原因。他們下一步會以藥物抑制血管生成素2的水平,再結合傳統療法,希望可以提升整體療效。
這方面的研究將會在中大,於眼科醫院新設的黃斑病變治療及研究中心進行,中心佔地126平方米,添置數台診斷黃斑病變的新儀器。
這部眼底攝影機內置超廣角鏡頭,病人不用滴眼藥水放大瞳孔,亦可檢查視網膜有沒有異常組織。
此造影機是由中大最先引入本港,不需要造影劑便可觀察眼內的血管影像。
要確定黃斑病變也不一定需要先進儀器,可用一張格仔紙。如果「單眼」望著中央,看不到黑點或格仔扭曲,便需要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