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美國太空探索公司一直致力開發太空科技,經歷多次試驗和失敗後,最終才達成回收火箭的目標,成為太空科技的重大里程碑。
2002年成立的美國太空探索公司,以改革太空科技為目標,研發先進的火箭和太空船。公司希望透過安全回收火箭的技術,降低太空航行成本,最終達到運送人類到其他星球生活的任務。
太空探索公司在2012年首次成功把補給物資運到國際太空站。不過,近年在多次發射或回收試驗都失敗告終,譬如是今年一月進行的回收火箭推進器試驗,因為着陸角度問題,推進器在平台上爆炸;今年四月再進行回收火箭推進器的試驗時,再次失敗。推進器雖然準確降落在平台,但由於着陸力量過大,導致推進器損毀,無法回收再用;到了六月的一次發射,因為火箭內部結構出現問題,在空中解體爆炸。
太空探索公司其後數月暫停發射。公司繼續改良,將獵鷹九號的問題解決,達到回收重用的目的。
過去多年,太空航行成本不斷增加。1972年美國研製穿梭機時,估計每次飛行成本為2200萬美元。到2010年,美國太空總署指,每次飛行成本已高達16億美元,相比太空探索公司估計獵鷹九號每次任務的成本6000多萬美元高很多。
以獵鷹九號為例,造價約1600萬美元。其中火箭的導航控制系統、燃料箱和火箭推進器等價值不菲。燃料只值20萬美元。如果未來可以將火箭回收再用,就能大大降低發射成本。
除了太空探索公司,另一間私營的藍色起源公司,上月曾成功回收火箭。當時火箭進入距離地球100公里以上的高空。不過,太空探索公司發射的是登上近地軌道,即是距離地球最少300公里以上高空。兩者的複雜度和難度相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