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歐洲執法部門反恐情報溝通不足

歐洲執法部門反恐情報溝通不足

【now新聞台】今次巴黎連環恐襲中,有兇徒早就被列入懷疑恐怖分子的監視名單,暴露法國情報工作有漏洞。而歐洲執法部門之間溝通不足,亦可能是未能阻止恐襲的原因。

導致十多人死亡的《查理周刊》槍擊案發生不足一年,巴黎再遭到恐怖襲擊,死傷更加慘重。

法國政府在《查理周刊》襲擊後,加強反恐,除了將反恐部門納入內政部轄下,給予當局更大監控權,近期又新增二千個職位,加強監控懷疑恐怖分子。

今次恐襲的多名兇徒中,最少一個是巴黎人,他被列入監視名單長達五年,但當局的監控措施顯然失效。《查理周刊》襲擊案的槍手兩兄弟同樣曾被列入監視名單,執政社會黨承認重蹈覆轍,反映情報工作有失誤。

歐洲執法部門之間溝通不足,也為人咎病。德國巴伐利亞州警方一個多星期前,拘捕一名駕車前往巴黎的男人,在他的車內搜出多件軍火武器,包括巴黎恐襲兇徒用的同款步槍,不排除他與巴黎恐襲有關。不過,巴伐利亞警方無將案件細節通報柏林的反恐專家,讓他們通知巴黎反恐部門,可能白白錯過阻止恐襲發生的良機。

歐洲難民危機也讓恐怖分子有機可乘,巴黎恐襲兇徒懷疑是假扮難民進入歐洲施襲,顯示難民背景審查工作有漏洞。

有反恐專家指,近年恐怖分子為躲避情報部門追蹤,很多時會用非電子通訊方式聯絡,又可能會用多部手機,好像《查理周刊》其中一名槍手就被發現有十五部手機,大大增加監控難度。

今次恐襲是奧朗德上任總統以來面對的最大挑戰,事後他除了兩度發表講話,更不理保安顧問警告,堅持前往出事劇院視察。

奧朗德上任三年來,內政和經濟政策都不得民心,民意調查顯示僅兩成法國人滿意他的表現。分析指,奧朗德會藉恐襲展示有為形象,相信他會擺出更強硬的姿態對抗恐怖分子。

法國已確認派出唯一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支援打擊伊斯蘭國,本月18日啟程,預計下月中旬到達波斯灣。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