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將於十月以保證價格,向農民收購稻米,並不排除削減稻田面積,以提高農民收入。業界預料,措施會推高泰國大米出口價至少2成,影響競爭力。
泰國總理英祿上台前曾向選民承諾,會以高於市價向農民收購大米,在農民要求下,當局決定將計劃提前在十月七日落實。每噸香米的收購價是2萬泰銖,一般白米是1.5萬泰銖,是市價的一倍,無收購上限。
副總理兼商務部長表示,計劃會進行一年,假若未能影響大米價格,當局將考慮削減大米種植面積,說服農民改種如木薯、甘蔗或橡膠等其他農作物,以減少供應,推動價格上。
泰國米商聯會預料,措施落實後,會即時推高本地大米零售價。料5公斤包裝香米價格會上升百分之25,白米亦有百分之15至20的升幅。
出口商預期,香米出口價格會達到每噸1300美元,白米亦會升至750美元一噸,升幅逾2成。商會表示,政府是要提高農民收入,平衡全國社會經濟失衡現象,但將削弱泰國米在國際的競爭力,令泰國失去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的地位。新政策亦會令通賬飆升,容易造成貪污,浪費國家資源。當局承諾會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平價的藍旗袋裝米,又會協助大米出口商,尋找新市場和組織海外宣傳,以助他們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