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地震預警系統有助居民逃生

地震預警系統有助居民逃生

【now新聞台】地震往往會造成嚴重的人命和經濟損失,所以很多國家都致力研發地震預警系統,希望有助減輕災情。這次魯甸縣地震發生後,預警系統亦發揮作用,向昭通市區和昆明市居民發出預警,讓他們可以逃生或者採取應對措施。

地震預警是指地震發生後,在地震波去到其他地區、造成破壞前,向這些地區發出警報,讓居民有時間採取應急措施,減少傷亡和引發其他災害。這與預測可能會有地震發生的地震預報不一樣。

這次魯甸縣地震發生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預警系統,就向分布在雲南和四川的26所學校發出警報,其中昭通市區的居民有10秒時間準備,昆明的居民更加有57秒緩衝時間。

不要低估這數秒,因為已足夠讓民眾採取防災措施,例如切斷煤氣和電源開關,有助降低地震引發火災的機會,從而減少人命損失。

所謂地震預警技術是地震發生後,具有破壞力的地震波到達預警目標之前,利用傳送速度比地震波快的電波,搶在地震波到達前,經手機、電腦和電視等媒界,向居民發出警報,一些學校和社區亦已採用預警系統。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所副所長李小軍表示,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廣泛地區非常嚴重的破壞,如果當時能在地震波到達北川和青川等地區之前發出預警,災情可能會不會這麼慘重,尤其是學生可在10秒內跑出學校。

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有3秒,傷亡人數可以減少一成四;10秒就可以減少近四成;有60秒就更加可以減少九成半。

很多國家已經有地震預警系統。中國的起步較遲,汶川地震之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才成立研究地震預警技術。

今年五月,北京首都圈的地震預警系統運作,可在七秒內向民眾和重大工程發出警報。上星期,橫跨寧夏、甘肅、陝西、四川和雲南的南北地震預警網啟用,中國有紀錄以來的八級地震,有一半都在此區域發生。新疆的天山和祁連山等地稍後亦會布設地震預警系統。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