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塑膠廢物無法完全自然降解,是污染地球的一大元兇。多年來人類研究各種方法循環再用塑膠廢物以減少污染和浪費,最近美國有科學家就找到一種新的再用方式。
英國《衛報》報道,美國弗吉尼亞州理工大學一名譯音姓劉的華裔化學系副教授發明了一種方法,將塑膠廢物轉化為脂肪酸,即是肥皂及各類清潔劑的主要原材料。
被廣泛用於製造膠袋、膠桶、飲管等物品的聚乙烯塑膠,化學結構與脂肪酸其實很相似,不過聚乙烯的分子結構要比脂肪酸大得多。因此,箇中難題就是如何把聚乙烯部分分子連結拆解,但又不會完全將它摧毀。
劉副教授從火爐中取得靈感,因為高溫會逐步破壞柴火中纖維素的分子連結,而聚乙烯在高溫下,也同樣會逐步分解。於是,劉副教授及他的團隊製造了一個焗爐般的裝置,能夠將聚乙烯有限度加熱,最終將它燒成蠟狀,並成功用來製成肥皂。
除了聚乙烯,這種方式亦適用於另一種常見的塑膠聚丙烯,相信這種新方法有助紓緩地球的塑膠污染,不過劉教授提醒,最有效減少污染的方法仍是盡量「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