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新聞智庫】孤獨病

【新聞智庫】孤獨病

【Now新聞台】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社會結構日趨精簡。加上科技進步,鄰舍、同事關係淡薄,社會越來越疏離,「孤獨精」應運而生。

在台灣,有網民劃設「孤獨等級表」,列出孤獨的不同「境界」,由一個人逛超級市場,到一個人入院做手術,一至十級,巨細無遺。日本亦有類似列表,網民認為一個人吃拉麵、單獨遊覽水族館和動物園都是孤獨的表現。

英國首相文翠珊指,孤獨是現代生活的悲哀,政府有必要為沒有傾訴對象、欠缺宣洩渠道,又不能與別人分享心聲或者經驗的人,如長者、照顧者及失去至親人士提供支援。

按照英國紅十字會的說法,孤獨是隱形的流行病,這個情況非英國獨有。美國有三成九的成年人沒有結婚或與人同居,他們每日如何過?只有天知地知,他們自己知。

孤獨已成為全球社會的特質,社會科學家告訴我們,孤獨並非沒有人陪伴那麼簡單,它關乎的還有人際關係的品質,以及社會的支持度,即使活躍於社交網絡亦不代表與孤獨無緣。

人生大事如初為人父母,又或者承受喪親之痛,這些經歷都會在不知不覺間變成孤獨的源頭 。

不要以為孤獨沒有甚麼大不了,研究發現社交生活不如意的人,健康狀況明顯比其他人差,早死的比率亦都較高。

英國約克大學的調查發現,孤獨的人患冠心病的比率較社交生活活躍的人高29%,中風機率則高32%。

孤獨的致命率較肥胖更高,其殺傷力較每日抽十五支煙更大,無論對身、心,抑或情緒都有負面影響。

有人估計,離群的人大多數飲食失衡,缺乏足夠的休息和運動,亦較少去做身體檢查或看醫生,久而久之,健康欠佳亦是理所當然。

為防患於未然,文翠珊決定增設次官級職位專責處理孤獨問題,她委任文化、媒體及體育部的克勞奇領導跨部門小組,負責協調政府、公用事業、志願團體及商界制定政策和措施應對孤獨,同時要與統計部門合作,劃一衡量孤獨的具體指標、統籌及分配政府資源,希望化解孤獨危機。

  1.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