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要數中國古代的大型工程,一定會數到大運河。京杭大運河的起點就在北京,曾經是古時京師的經濟命脈,到今時今日這條大運河又變成怎樣呢?
北京城西的廣源閘有七百多年歷史,橋的兩側刻有鎮水神獸。
這裏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道水閘,古時用作調節運河的水位。在清代,皇室貴族要到城西的頤和園都會在這裏換船,時至今日旅客都可以親身感受這股皇家氣派。不過這班遊客應該想像不了,運河另一端是甚麼情況。
來到城東,同一條運河的支流是一潭死水,傾倒了大堆建築廢料,污水隨意排放,還有大量蚊蟲在水面飄浮。
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古時要運送大型貨物上京,全靠這條水路。就連建紫禁城用的巨型木材都是直接置於運河中,一路由南方浮到北京。
現在大運河功成身退,2014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市政府今年提出要打造大運河文化帶,並納入市「十三五」規劃,說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
不過大運河單單在北京一段已經有80公里長,流經大小村鎮,大運河保育是一大考驗。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前所長牛鳳瑞認為,要改善運河環境難以單靠官方巡查,必須加強污染罰則和文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