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
如有問題,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pccw.com 查詢。
廣告
【now新聞台】緬甸國家顧問昂山素姬建議美國,不要以「羅興亞人」來稱呼這個不被緬甸政府承認的族群。紐約時報在社評指摘昂山,不應該繼承軍政府的政策,批評她在有關問題上立場怯懦。
去年,數以千計的緬甸羅興亞人,坐船投奔其他東南亞國家,數百人葬身大海,事件受國際社會關注。
聚居緬甸西部若開邦的羅興亞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混血民族,十九世紀開始在緬甸落地生根,人口多達130萬人,但生活在佛教徒為主的緬甸,他們一直不被政府承認為緬甸公民。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昂山素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今年四月上台執政。外界期待以國家顧問和外長身分掌政的昂山,能夠為羅興亞人發聲,但緬甸外交部上星期,向各國大使館建議勿使用羅興亞人此字眼。
紐約時報報道,在相關話題上,向來立場含糊的昂山,近日亦約見美國駐緬甸大使,建議美方避免採用。緬甸外交部解釋,是因為政府不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其中一個少數族裔,認為用此有爭議的字,無助民族和解進程。
紐約時報周一社評以《昂山素姬在羅興亞人問題上的怯懦立場》為題,認為昂山是礙於國內的佛教民族主義者,將羅興亞人定性為不屬於緬甸的孟加拉人。她擔心公然稱他們為羅興亞人,會觸發雙方再度爆發暴力衝突。社評批評昂山要求美國避用羅興亞人的字眼,做法錯誤、令人深感失望,身為人權象徵的她,不應該延續軍政府令人無法接受的政策。
社評指美國已有人權組織,要求總統奧巴馬延長對緬甸實施制裁,認為昂山素姬若有智慧,應該立即重新考慮有關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