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2011年的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難,受破壞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四年多以來,持續洩漏含輻射的核污水,但日本政府和東電公司似乎束手無策,情況令人擔憂。
最近一次洩漏事故發生於本月初,有至少7至15噸含放射物質的污水流入港灣,令周邊海域的輻射濃度急升47倍,相信是水管出現問題導致洩漏。東電之後表示不會再用同類型的水管。
在數月前,東電又發現廠房的屋頂有一個高濃度污染水水池,在下雨時,污水通過排水管流入海中。
目前東電用1300個儲水罐儲存核污水,但早前東電檢查其中278個儲水罐,發現26個出現洩漏,但未有漏出儲水罐外的石屎建築。東電估計是因為儲水罐內積聚氫氣,而釋放氣體的閥門失靈,導致洩漏。監管當局警告,若氫氣濃度上升,可能引發爆炸。但東電強調爆炸機會極低。
核電廠的輻射水平對人體有害,有大學研發了一部無人機,可以深入核電廠探測輻射和抽取様本。這款無人機設有鏡頭,測量輻射和抽取塵土樣本的工具,還可以用雷射技術偵測和避開障礙物和自行更換電池,無人機已在未受破壞的第五號廠房內成功試飛,將來可能在一至三號廠房正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