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傳媒報道,上海自由貿易區試點的法規細則,將會於下星期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預期九月會正式落實。商務部強調,試點不會對香港構成負面影響。
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人大常委會將會在下星期審議相關法規的調整,預期試點將於九月正式掛牌,意味可以正式進行招商工作。
有關試驗區分布在上海市四個不同地點,包括外高穚、浦東機場及洋山保稅港區,面積超過28平方公里,大約等於三分之一個港島般大。
細則雖然未出台,但近期已傳出不少試點工作,而市場最關注,當然是人民幣自由兌換。
有報道指,當局將會容許試驗區,先行先試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容許企業在試驗區內,進行人民幣自由兌換。同濟大學財經與證券市場研究所所長石建勛認為,有利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消息又指,自由貿易區的行管理模式,是法無禁止即自由原則,而這就是所謂的負面清單,即法律禁止事項。而審批制度會轉為備案制。
此外,區內會簡化外資銀行,設立子公司或成立合資公司的程序、容許內地銀行在區內,為內地客戶提供試行的境外業務。並指港交所計劃將會在試驗區內,設立期貨交割倉庫。
對於市場關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會對本港構成直接競爭,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認為,自由貿易區不會對香港構成負面影響。
另外,人民日報網站發表文章,將上海設立自由貿易區,與1979年鄧水平設立深圳特區相題並論。分析認為,批准建立自由貿易區,是要顯示總理李克強的經濟改革決心,而且是承繼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