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通脹掛鈎債券今日起發售,有巿民一早到銀行申請認購。由於市民很大機會只抽到一手,很難達到抗通的目標。有投資顧問亦認為,單靠iBond進行抗通脹投資,是相當不切實際的方法。
政府的「通脹掛鈎債券」即iBond,首日供市民認購,觀塘一家分行提早半小時開門,但一早到銀行認購的市民不多。有市民指iBond回報穩定,會考慮認購。
iBond由政府發行,風險相對較低,但由於發行額只有100億元,市民可能只能分到一手,即使回報率有5厘,投資1萬元資產根本無可能抗到通脹。
iBond的投資額度受到限制,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認為,若希望有效抗通脹,除了買iBond外,亦應視乎個人能力,購買其它風險低又有穩定回報的投資產品。
然而,iBond屬保本產品,持有至到期可以取回本金,但現有很多相對低風險的投資,包括人民幣存款,及抗通脹債券基金都不是保本產品,而且購買基金時涉及首次認購費,市民要留意當中風險。